已许久没有在博客更新关于生活体验的一些内容,如今(2022.01.23)来到上海大约已过三个半月,也就是百日左右了,在参与新工作之余也游逛了上海不少名地点,主要是各种场馆。作为生活的碎片,让它们如此散落而忘却在漫漫时光之中未免显得可惜,因此特地开一文记录一下各次的感想,倒是有些类似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不过我自然不敢高攀233。
中华艺术宫 - 2021.10.24
2010年时没有机会来参加世博会,之后便有些惦记着那次遗憾,于是在上海的生活比较安定之后,第一次“游逛”的地点便是中国馆——也就是如今的中华艺术宫。
本是为了“世博”而去,结果到了那边才发现“中国馆”已经单纯变成了“上海艺术馆”这样的场所,感到有些遗憾。虽然没能感受到世博情怀,但欣赏了不少与中国相关的艺术创作,也还是一本满足。
海洋水族馆—大自然野生昆虫馆—外滩 - 2021.10.30
虽说我本身就比较喜欢水族馆、动物园等地点,但也不得不说这次“游历”是受《白沙的水族馆》所影响,我希望能去类似片中“戛玛戛玛水族馆”一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所。总之,怀抱着如此的期待,我踏上了开始了这次的“游逛”之路。
当时才下午三点,若就这么打道回府未免过于蛋疼,于是没办法,就顺便去逛了下附近的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发现反倒是那边符合我当日出发时的期望。与海洋馆相比,昆虫馆的人就少得多,其中大多也是带着孩子的家长,看到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馆中奔走,也让人仿佛看见了过去的自己,不免感到有些怀念。昆虫馆内还有专供孩子游玩的区域,更是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晚上在浦东吃完Popeyes后便离开浦东去往外滩看夜景。
前一次来则是两年多以前与XZX一同参加上海THO后闲逛时的事了,时过境迁,短短两年间病毒席卷世界,而我也已经找到未来的方向,唯有外滩的景色分毫未变,正所谓物是人非吧。
上海动物园 - 2021.11.13
上海动物园的园区很大,我只预留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实在失策,只能匆匆地看一遍动物,游客也大多家长与孩子,看着那些好奇与快乐兼具的孩子们,实在让人感到愉快。
客观来说是目前游逛过来性价比最高(票价仅40rmb)的地点。
上海植物园 - 2021.12.04
虽然是初冬时节,基本没有什么美丽的花卉可供观赏,但此次“游逛”还是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园区这恬静而不寂寥的氛围十分值得一品,更无须提还有意趣深厚的鲜红枫树与淡棕落羽杉,让人感受秋冬交际的自然趣味。
春天时必然还要再来游逛一次。
世博会博物馆—当代艺术博物馆 - 2022.01.01
之前曾提到自己对世博有所抱憾,这次趁着元旦假期终于去了世博会博物馆,一进门,这个“见面”临时展区就让我十分感兴趣,它将古今中外各种相似文化遗产分类后放在一起,传递全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与命运。
当然常设展也很不错,个人比较喜欢的部分是1851到1915这段mini世博展览,一览半个多世纪人类的科技文化发展历程(以及即将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不免有些感慨。
逛完后还有不少时间,便去当代艺术博物馆一逛。
不过不愧是当代艺术,没什么文化的我基本看不懂每个作品的含义。
东一美术馆(法国现代艺术大展) - 2022.01.22
之前坐地铁的时候意外发现竟然有这个展,于是便打算在过年前去逛一逛。
这个展主要展示从印象派、新印象派到纳比派、野兽派,还有少许立体主义(毕加索)的作品。如果抛去所谓派别,其实最多的还是皮埃尔·博纳尔、拉乌尔·杜飞。
就个人来说还是比较喜欢印象派,或者说印象派风格的作品,这次看下来最喜欢的倒不是莫奈的,也不是毕沙罗的,而是博纳尔那色彩瑰丽的《海岸》,以及西达内那虽不见人但却能感受到生活意趣的《海边的桌子》(尤其有中国传统艺术之韵味)。
上海自然博物馆 - 2022.02.26
于是今天去逛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关于动植物标本还有化石模型啥的之前在各种博物馆和动物园之类的已经见过许多了,便不多提。
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古代对于一些“神兽”记载以及印象的变迁,第一次知道九尾狐也曾是祥瑞之兽;还有便是一些平常难以见得的高纯度矿石,充满了独特奇崛的自然之美。
上海植物园 - 2022.03.05
于是第二次去逛了植物园,相比三个月前的深秋,早春时的植物园果不其然增添了几分喧嚣(说来门票也从今年开始免费了),个人来说算不上讨厌就是了。
虽说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但园中盛开的花卉暂且不多,除了一些春梅以外,也就只有河津樱一类的早樱,以及一些洋水仙了。
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正好遇上了落羽杉的落叶时期,从上次参观起我就对“落羽杉”这名字情有独钟,感觉有一种无比的美感,而这次恰恰让我遇上了“落羽”,实在大为满足。
下个月还会再来一次。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体育馆 - 2022.04.24 ~ 2022.05.10
自三月中旬起断断续续地居家办公,在三月底终于是彻底居家了。
于是在这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期间,我很幸运地、原因不明地在家中感染了奥密克戎。
于4月22日感受到咽喉发痛,抗原检测也显示为阳性,而当天中午居委打电话告知我隔壁住户被诊断为阳性,建议我不要出门,那么我这情况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次日(4月23日发烧且四肢酸痛),来了人做核酸
再次日(4月24日)中午得知确诊阳性,但当天已经不再发烧,还是得被转运。
在车上,我才知道目的地为“四叶草方舱”,即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
总之,这就是我之后将近10天要住的地方——当然,刚到这里的时候并不清楚要待多久。
虽然这种情况说是“游逛”可能还是有点怪,但说实话,我并没有对这次的转运或者“被阳性”感到有什么特别的愤怒或悲伤之情,相对来说,我更加享受这种“逃离原本一成不变的日常”的新奇感与冒险感。
客观描述方舱中的生活条件:
- 吃的方面是相当不错,让我觉得这大概是当时全上海伙食水平最为顶尖的地方。
- 住的地方其实也就那么一个床位,相互之间只有薄薄的隔板,其实也算不上有什么隐私空间,感觉自己就像是书中与新闻中出现的战争难民——当然,比真正的战争难民的条件要好得多了。
- 厕所与其说是厕所,不如说是爆破点。真是险象环生、天摧地塌、支离破碎。
- 淋浴室倒还不错,热水器能够方便调节出水温度,高级得让我大开眼界。
- 睡觉条件很差,我的床位顶上正好有一盏大灯,晚上不会关闭,因此必须要用口罩当做眼罩……早上其他人又会很早起来,基本一定会被吵醒。如果睡得很沉没醒,那么7点左右来问“填流调了没有”的志愿者无论如何也会把人弄醒——不管你填了没有他们都会问,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你是否填了。
- 有CMCC,但算不上快,勉强能用。
- 方舱内为了保持空气流通会不断地用大功率抽风机让室内进行空气循环,导致有几天因为上海气温降低而室内温度很低,而我似乎因为那原因就又感冒了,也难以分辨是不是由于病毒发作。
总之,一直到5月3日,我都在四叶草方舱中“生活”。在出舱的前一日,我收到了解除隔离医学证明,似乎终于是可以回家了:
5月3日早晨,我们出舱人员兴高采烈地坐上了转运的大巴。
到了街道的指定下车点,我们一行人在这等了约半小时,开来了一辆面包车让我们上车,于是我们带着行李拥堵在里面,而我因为没有位置坐而姑且站着。
当然,此时也并没有告知我们这辆车的目的地。
之后,这车载着我们开到了万体汇,也就是曾经的上海体育馆,我们被告知,还需要在这里继续隔离七天。
能够看到华亭宾馆,上海这轮疫情梦开始的地方
这次毕竟与转运到四叶草不一样,我个人毫不知情,也从未见到什么文件写明出舱人员需要在其他隔离点继续隔离,多少令人有些疑惑与愤怒。因此我在隔离期间给居委、疾控中心、街道、12345打过许多次电话,希望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
居委作为管理链的最底层,只能说“我们按上级要求办事”之类的套话,当然我觉得这事与他们关系也不大。
打了许多通电话给街道,才终于打通,然后他们表示对我们出舱人员被再次隔离之事毫不知情,并表示这应该问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与12345永远打不通,拨打疾控中心时手机上播放的广告倒是非常流畅。
虽然本来我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但这未免与预料过于符合,让人哑然失笑。
相对来说,这里的居住条件比四叶草更差,没有WiFi与床位隔板,让人感觉更像难民了。
为数不多的好处是这里晚上会熄灯,白天也可以出来晒太阳,我便偶尔于午后在户外读一会《奇鸟行状录》。
伙食与四叶草水平差不多,都很不错。
于是就这样又被关了7天,似乎终于是肯放我走了。
5月10日,乘上转运大巴后它将我们送到漕河泾附近的下车点,大家分别步行回家,这阴沉的天空似乎与我半个月前被转运去四叶草时别无二致,不禁让人怀疑这半个月难道是幻梦一场。
总而言之,我的此次永生难忘的游逛之旅到此结束。
上海植物园 - 2022.09.03
第三次来上植,距离上次已有半年。半年前还说“下个月还会再来一次”,如今看来真是有些讽刺。
本想盛夏之际来游逛一回,但今年夏季实在过于炎热,还是作罢;于是在降温后的暮夏,我为捕捉最后一丝夏日气息而匆匆赶来。
跟前次早春游逛时的感受区别之大自不必说,要说更接近去年年末初次来时的体验。游客较少而保留了园内更加自然宁静的氛围,各种植物郁郁葱葱而花儿较少,毕竟各种秋季花卉的花期还未到,而大多夏季花卉的花期已过,只有小部分星星落落地点缀于翠绿之间。
今天刚进入温室后五分钟就下起了暴雨,当时还感到相当侥幸,但半小时后的那场暴雨我可就不在温室馆内了,我也因此久违地痛快淋了一场,所幸气温还算高,一小时左右感觉就全干了。
下次大概会选择十月中旬再来,届时大概会花香满园吧?
上海辰山植物园 - 2022.10.09
那么在我的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去了趟之前便一直有所打算但总因路途略远而放弃的辰山植物园。
大概是日子特殊的缘故,园内游客较少,也因此这面积巨大的自然园区给我一种隔绝尘世的幽雅恬静之感。在此游逛不一会便让我把明天就要回去打工的烦心事忘到脑后,只想尽情感受当下。
倒是这园区大得我老迷路,走着走着怎么绕回了原地,逼得我最后用高德看地图。
因为调休,之后的几周大概没什么时间出来游逛,本次还是让我相当满足的,下次大概会选择深秋时再出游了。
上海图书馆-东馆 - 2022.11.05
于是机缘巧合之下今天就去了趟上图东馆,见其第一反应自然是“挖槽真大啊”。
进去之后发现不仅空间大还十分高科技,该说不愧是我国目前最前端的图书馆。
不过书似乎还算不上多,有的书架仍挺空的,而我想找几本村上春树却没找到,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放在普通的书架而是另开了其他书架我没找到。
最后借了本《文鸟》以及高中时读过的同版本的《银河铁道之夜》(其实是宫泽贤治故事集)。
城隍庙—豫园—遇见博物馆(慕夏展) - 2022.12.11
于是久违地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
早起去豫园附近做体检,之后就时隔三年逛了次城隍庙与豫园,上一次还是2019年的夏天和基友一起来的,当时第一次来到上海的学生仔如今也已成了社会人。倒是现在也不发实体门票,全部微信扫码解决,显得没什么情调了。
随后又去静安那逛了慕夏展,不得不说慕夏在线条与色彩以及平面设计上的造诣的确是大师级。虽然宣传说是会有慕夏后期创作的民族主义作品,但看下来还是他早期当时接的书籍封面/插图设计、海报设计等商单作品居多,对慕夏的认识也便缺失了一半,算是一点小遗憾吧。
上海辰山植物园 - 2023.02.18
时隔四个月,因为一些缘由而再次来到辰山植物园缓解焦虑。
短暂的回暖果然让不少人出来露营野餐,跟我上次来这时的氛围截然不同(虽说上次是工作日来的233)
这次没选择爬山而是走了矿坑隧道,欣赏了一会飞瀑及其之上那淡淡的彩虹之后就进隧道里避暑,这期间一直听到后边有一位母亲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行走不要恐惧黑暗,当孩子成功做到时也积极赞赏,让我不禁认为是身为人母的模范。
之后我便一如既往地往相对冷清的地方走,时而踱步松间,时而漫步桥上,耳畔不时传来远处人们的嬉闹声、鸟儿隐藏树间的鸣啭声、风吹叶动的沙沙声,以及一直陪伴身边的自己的足音,仿佛原本的烦恼暂时都无关紧要了般,解脱于繁杂的人类社会。
虽然除了梅以外基本没欣赏到其他的花卉,但也感觉非常满足了,每次来植物园大多都是为了享受空旷沉寂的氛围,而每次都不会让我失望(大概是因为没在旺季来过吧233)
再过一段时间生活大概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至于是不是剧变,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
上海玻璃博物馆 - 2023.03.11
今天难得跟基友出来玩了下,虽说还是一如既往逛馆子而已(笑)
总之这次选择的是上海玻璃博物馆,场馆比想象中大一些,到那边已经三点半,虽然是买的通票但只逛了主场馆就营业结束了,略显遗憾。
但能欣赏到古今中外各种玻璃艺术品,还是蛮有趣的,尤其是p9那利用玻璃与镜子所制造的无垠麦田,亲眼所见时感到相当震撼。
之后跟基友去吃什么老百京羊蝎子火锅,这种类型的火锅我倒没吃过,略感新鲜,但吃起来味道似乎是与普通火锅没啥区别,主要卖点大概就是羊蝎子吧。然后点了一堆,撑得走不动路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CP29) - 2023.05.02
第一次参加CP,也是时隔一年回归了四叶草会馆(笑)。
场内人数如意料之中的爆满,但更让我震撼的是馆内云集了海内外优秀的作品/创作者,在深深敬佩的同时也隐隐感觉到自卑与惆怅。
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能参与其中就好了。
浦东美术馆 - 2023.07.15
于是今天久违地在周末游逛,也初次逛了趟浦东美术馆。
主要是去参观那个横跨六百年的西方绘画展,顺便也参观了大洋洲器物展和刘香成照片展,总的来说浦东美术馆的票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2f的画展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再到印象派与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最后展示美国波普艺术,一览六百年来西方绘画风格的变迁,虽然主要只展出了一些典型作来作为那个时代的代表,较少涉及一些风格超越时代的天才画家,但作为一场主题展也足够有趣了。
大洋洲的器物展则有着极为浓厚的异域风采和历史感,在感到陌生的同时也不禁为遥远南方的文化所震撼。
静安大悦城—万代南梦宫梦想剧场(奇迹之轨迹IV) - 2023.08.13
《轨佬の一日》
克州组的套餐感觉比野餐队的好吃些,然后果然那个意面配布莱特家的番茄牛肉恰到好处[doge]
之后五点就去排jdk live,一直到十一点都站着(现在在回家的车上终于能坐了),live真是太嗨了,难得有如此多人情感共鸣场合,不免让我有些感动,明年一定还来。
还顺便面基了不少网友,让我们有缘再会!
艺仓美术馆 - 2023.10.21
虽然个人对最终幻想系列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感,但也是久仰天野喜孝大名,听闻艺仓美术馆那边在举办天野喜孝的美术展,便来一探究竟了。
“缀·梦”系列是一个比较独特奇妙的梦境童话系列,但个人还是来看这里为数不多的“典型”天野喜孝作的233
世博展览馆(WePlay EXPO 2023) - 2023.11.18
怀抱着某种打算,与同事一起前去体验了Weplay游戏展,在此见识到了不少独特有趣的国产独立游戏。
与之前参加CP时的感受十分相似,虽然这一次是我的“专业领域”,但仍旧不免心生惆怅,看见那么多追逐梦想的人正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回想自己身处业界已经两年有余却一事无成,不禁扪心自问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回到家后,满怀热情的我们新建了工程,希望这一微弱摇曳着的火种终有燎原的一天。
上海辰山植物园 - 2023.12.02
时隔一个季度又来辰山植物园逛了逛,虽然天气已经较为寒冷但明媚的阳光仍旧给人一种秋意正浓的错觉。
算来每个季度我都来游逛过,最喜欢的果然还是当下这个时节,虽然萧瑟的阵风刺激皮肤令人不禁蜷缩,但自然浓烈的绯红与灿烂的金黄更使人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这短暂的初冬时刻。
万代南梦宫梦想剧场(KANAKO ITO & AYANE) - 2024.03.29
伊藤姐久违地来国内开live,作为mage.及n+玩家的我自然不能错过(笑)
听到几首石头门和沙耶的玻璃鞋,也是一本满足了。至于后半部分的彩音,因为我没看寒蝉新作导致几首寒蝉的根本没听过(悲
也第一次跟许多异地网友见了面,蘑菇还送了我三份无料,都非常可爱。
万代南梦宫梦想剧场(奇迹之轨迹V) - 2024.04.05 ~ 06
结果时隔一周又回来了,还是连来两天233
这次也是Falcom JDK Live首次连续两日演出,第一天只抢到了2楼的票,第二天则是早早地去排了队,最后抢到第四排左右的位置。
不得不说在现场听轨迹和伊苏的音乐实在是令人热血沸腾(或深受感动),不仅是聆听jdk成员们独一无二的现场演奏,与在场的数百个人产生共鸣,情投意合地一起为成员们打call,而成员们也会对大家进行回应。
那种近似于安心感与兴奋感的心中律动令人无比着迷,也的确能理解为何有的人执着于参与live,甚至表演wota艺了。
国际传媒港艺术中心 - 2024.06.09
今天闲来无事,去逛了下“吉卜力沉浸艺术展”,虽然买票时觉得大概是割韭菜一样的展子,但进去之后发现内容虽然较少但比较精致有趣,如果票价再打个五折大概就还算是值得一来的展览。
倒是没看到《起风了》,看来还是题材太敏感,比较遗憾。
MAO LIVEHOUSE(yanaginagi live) 2024.06.15
其实并没有听过很多nagi的曲子,但听到砂糖玉之月与HBR的两首歌以及凪的两首之后还是感觉相当值回票价。
不得不说不管是哪个live,大家的打call热情都是极其高涨,几乎要将人冲倒一般。
上海辰山植物园 - 2024.06.17
如果要问我最喜欢上海的哪个地方,我大概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辰山植物园。
此时此刻,我也正坐在前往辰山植物园的地铁上。
从桂林路站上车,即便现在是工作日的午后,车厢内也仍旧没有空座,不过乘客中的中老年比例似乎要比周末时稍高一些,年轻乘客中似乎不少是刚考试结束进入假期的学生。
9号线一路向西,从九亭站启程时,我就会开始十分期待数十秒后的一个瞬间——地铁从地下驶入地上高架的瞬间。
那感觉让我想起曾经尝试在不很深的泳池中潜泳,虽然戴着泳镜,但也只能看到被深蓝色所浸染的泳池地面,身体则感受到不同于在浅水游泳时的压力。
无需几秒,不善水性的我便会急忙将头冲出水面,眼前的风景也总算恢复成为覆盖着平日色彩的熟悉事物。
从地下穿梭到地面,阳光洒入车厢的这个瞬间,也正让我想起那从水底回到水面,急忙呼吸带着消毒水味空气的那个瞬间。
距离那次潜泳尝试已经过了多久,我已记不明晰,大概也有将近十年了吧。为何会将如此不值一提的小事记得如此清楚,我不知道,不过确实很久没有跟朋友们再去一次夏天的泳池了。
出了地铁站,眼前的是“不典型”的上海风景。开阔的视野与大片的绿植,让我明确地意识到,我已经离开了平常所处的混凝土水泥森林与繁杂无趣的人际交往。
只可惜今天的天气并不算得上晴朗,不过倒也消解了初夏时的阳光酷暑。
东一美术馆(提香·花神 - 最后的贵族 联展) - 2024.07.15
想来大概半个月内就要离开沪国了,还是在最后享受一下沪国的红利,于是今天久违去东一逛了下乌菲齐美术馆16/18世纪馆藏双展。
16世纪展主题是威尼斯画派,招牌卖点则是提香的《花神》。
不过说到威尼斯,第一反应果然还是ARIA,也的确见到了一些ARIA中的名场景(笑
那么说回画展,当时的威尼斯画派实在是人才辈出,以威尼斯三杰为首的画家将文艺复兴绘画推向高潮。
绘画的内容也涵盖了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听着语音导览能够深入了解每幅画的创作背景和精巧构思,令人对五百年前的才子们敬佩不已。
18世纪展则以“最后的贵族”为题,云集当时的欧洲大师作品,并将其以静物画、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等门类进行分类展览。
今天个人最喜欢的就是p8(下第四张)这幅静物(肖像)画,据导览说是花商委托画家创作的花商广告,实在没想到能将广告创作得如此巧妙独特,令我印象深刻。
最意外的应该是最后的康熙画像,据说是当时画家聂云龙(热拉蒂尼)离开中国带往意大利的唯一一副康熙肖像画,这也是三百年来这幅画首次回到中国,不禁让人感到几分奇妙的历史宿命感。
离开东一之后去麦当劳吃顿晚饭,然后买了份麦旋风沿着外滩游逛。
大概这也是此后比较长一段时间内最后一次来外滩了,因此我选择不同自己以往的从南到北(英雄纪念塔方向),逆着尚且不算太拥挤的人流走往外滩南侧,直至视野中的人流量屈指可数。
看着夜幕逐渐笼罩黄浦江两岸,前来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地走上观景区,不禁想起5年前的夏天我也是像他们般满怀兴奋第一次来到憧憬的城市上海,来到这闻名遐迩的外滩。
时光如白驹过隙,此时竟已然决定离开这座承载了我数年光阴的城市,不知道五年前的我如果得知这样的未来会作何感想。
兴许会笑着对现在的我说:“这不是过了段很有意思的日子么?”
结语
三年左右的沪国时光,虽然如今回首看来深感时光匆匆,但身处其中时却时常觉得空虚而缓慢。
2021年,我还仍是一个初入社会,未经社会拷打而充满梦想的学生,短短3年后的如今已是对业界放弃幻想而打算离去的失望者。
在这大约千日的时光里,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对我影响之深刻也难以一一赘述,但通过本篇记录追溯我曾留下过的足迹,感受我曾经的所思所想,大概也能够与不同时期的我相会吧。
本篇副标题为"在温室中探险",两年多前取得实在不错,如今也正是离开温室的时候了。
感谢您阅读完本文,若您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将其分享给其他人;若您发现文章对您的利益产生侵害,请联系作者进行删除。